在逆境中成长
作者:孟连县第一中学175班 叶青 指导教师 黄红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24日 点击数:
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这是“诗仙”李白先生的《将进酒》里的一句千古名句。可以理解为: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,但胜利迟早是属于那些勇于与磨难对抗,相信自己能够为国家奉献力量的人的。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选自《孟子·告子下》别名《舜发于畎亩之中》,作者通过列举“舜”“傅说”“胶鬲”“管夷吴”“孙淑傲”“百里奚”六位经过贫困和挫折磨炼而最终担当大任的寒士的事例,证明了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,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。
我们一生终将在激烈的竞争中渡过。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”,上天会安排给我们任务,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去完成的,其中道理其实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要考验我们的头脑意志。“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”上天不仅派给我们任务,还故意使我们心意苦恼,筋骨劳累,使我们受饥挨饿,受尽贫困之苦,使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,使其内心收到震撼,性情坚韧起来,增加我们所具备的能力和原来没有的才能。经受得住这些困境的人就是一个能为自己国家做出贡献的人。
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,我们芳龄十五六岁,是春天里最娇艳的那一朵鲜花。新时代的我们这群活泼的新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国家的未来建设需要我们去完善,国家的文化与美德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实践。所以我们必须刻苦钻研学习。学习“舜”的庄严而庄重。明确目标,用心读书。当心中的目标快要消失时,不妨读读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这篇短文,以此来激自己。
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”说的是:在国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,没有敢于直言的贤士时刻提醒国君;在外又没有足以与自己的国家抗衡,对自己的国家构成威胁的敌国,那么在这种宽松平和的国度里,国君便可以不管朝政事务,那么久而久之这个国家就会灭亡。同时又暗示,一个国家,如果不注重教育,缺少人才,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落伍于世界竞争行列。因为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水平的标准。
人生不是康庄大道,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挫折,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,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。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,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,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练自己,愈挫愈奋,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,养成中华民族不畏艰险,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对于任何人,要牢记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的真理,提倡自觉磨炼的精神,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;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,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,才能够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。
(投稿邮箱:mlxnlhxjzz@163.com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- 上一篇:一起向未来
- 下一篇:没有了!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